主辦: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

            政務信息 宣傳教育 政工論壇

            如何讓紅色文化為國企發展鑄魂賦能

            www.reklametataneon.com2022-12-20 15:30:00來源: 中國廣州網

            【內容摘要】紅色文化是革命先輩留下的精神財富,是新時代國企轉型、發展中的強勁動力和精神支撐。在黨建過程中,國企要特別重視這部分寶貴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紅色文化在國企黨建中應該發揮出新動能,關于如何讓紅色文化為國企發展鑄魂賦能,本文就新時代國企黨建中紅色文化的保護、開發及利用展開研究,為國企更好傳承、發揚紅色基因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紅色文化;國企;鑄魂賦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作為中國先進文化的典型代表,紅色文化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心理品格、思想意識和精神風貌。習近平總書記曾反復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1]。在我看來,紅色文化就好像信念的火種,在新老一代革命者之間薪火相傳。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基于馬克思主義思想,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在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過程中形成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及其配套的制度文化的有機統一。隨著改革的不斷推進,紅色文化以其獨特的政治優勢和精神內涵,成為國企轉型發展中寶貴的文化財富。因此,對于許多擁有光榮紅色基因的國企而言,要特別注重黨建過程中紅色文化基因的保護和利用。

            一、紅色文化在國企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紅色代表了忠誠、信仰、責任和擔當,它是黨旗和國旗的顏色,也是國企的“底色”和“本色”。紅色是極具中國特色的顏色,紅色文化也是中國人共同的精神財富。我們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和文化自強,來挖掘紅色文化在國企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利用好紅色資源,開展國企的黨建教育,是新時代國企改革發展中的重要任務。

            (一)紅色文化是思想引領之“旗”

            紅色基因代表了中國共產黨的特有品質和政治優勢,企業傳承紅色基因是企業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應對當前復雜環境的重要思想武器[2]。紅色文化體現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理想信念;體現了腳踏實地,敢為人先的奮斗精神;體現了共產黨人愛國愛民、不怕犧牲、勤儉樸素、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體現了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革命文化。它是我們黨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活教材,在國企黨政建設中具有思想引領作用,對于引導、保證國企員工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均具有重要意義。

            (二)紅色文化是精神激勵之“光”

            紅色基因,是國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是“國企姓黨”的集中體現[3]。紅色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包括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敢為人先、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為人民服務的寶貴品質,這是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精神支撐,也是新時代國企轉型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例如,偉大的抗戰精神作為中華人民寶貴的精神動力,革命先輩的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為后代創造了和平的發展環境,這種精神將永遠激勵著中國人民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國企通過繼承和發揚紅色文化,可以實現干部員工人生信仰和精神歸宿的重塑,要發揮紅色文化的精神激勵作用,讓紅色文化豐富的內涵成為激勵國企干部員工奮勇向前的不竭動力。

            (三)紅色文化是行為規范之“綱”

            在經濟全球化、外來的消費主義的沖擊下,市場也暴露出許多固有缺陷,如市場發展的盲目性,還有隨之滋生的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極端個人主義等,這也很容易誘發道德和行為失范。而紅色文化宣揚崇高的理想追求、積極正義的行為規范,不僅符合社會大眾內心深處的價值理想,也可以提升民眾對主流文化的認同,也可以實現國企干部員工思想道德和行為規范的匡正。尤其是紅色文化中對規矩、紀律的要求,有利于國企內部紀律、作風及制度建設,有利于不斷規范和匡正干部員工的生產經營行為。

            二、國企紅色文化的特點、形態和品格

            (一)紅色文化在國企的稟賦特征

            追溯國企的歷史,從萌芽初期到改革發展再到進一步壯大的過程中,工人階級一直是最活躍的元素,因而國企也一直是我們黨領導工人階級革命、建設、改革的重要陣地,也給紅色文化的培育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養料。作為國企傳承發展的精神財富,紅色文化具有鮮明的稟賦特征。

            1.具有較廣的分布面。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國企的發展如影隨形。國企在我國分布廣泛,全國各省市都有國企的蹤跡,在石油、煤炭、電力、航天、電子等工業領域,這些國有企業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經歷了長期的艱苦奮斗和改革實踐,積淀了豐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形成了優良的紅色文化基因。

            2.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紅色文化的形成是個緩慢的過程,是在長期的奮斗和堅持中久久為功的。紅色文化的萌生與發展歷經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改造和改革開放的全過程,光輝時代留下的印記至今仍熠熠生輝。透過紅色文化的印記,革命先輩的奮斗歷史和傳統精神浮現在眼前。

            3.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紅色文化根植于革命歷史,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和革命精神,同時也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政治信仰、階級意識和道德理想的體現,這種文化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與時俱進的品質,在國企的發展中可以得到一代代建設者的傳承,與時代的結合也可以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4.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國企中廣大工人群眾既是國企歷史的創造者,也是紅色文化的傳承者和發揚者,紅色文化始終代表著工人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始終和工人群眾的情感意志緊密相連。工人群眾是紅色文化的創造者、傳承者和發揚者,因而也對紅色文化的內涵和意義有更高層次的理解和認同。

            (二)紅色文化在國企的存在形態

            紅色基因是信仰的種子,是精神的財富,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形成的奮斗精神和光榮傳統,是國企發展過程中豐厚的政治資源和精神力量。一般來說,紅色文化在國企的存在形態包括物質形態、精神形態和制度形態三種類型。

            1.物質形態。文化的物質形態是文化的“體”,主要體現在其對于文化價值的承載和傳承上。紅色文化在國企的物質形態主要包括會議紀念館、紀念碑、紀念堂及領袖、英雄或重要人物的故居、雕塑或革命文獻等,這些物質呈現物是先輩光輝奮斗史的寫照,是各種紅色經典事件和紅色記憶的生動詮釋和真實見證。

            2.精神形態。文化的精神形態是文化的“魂”,表現在文化的價值取向、精神實質及道德觀念等層面,決定著文化的性質和方向。對于國企而言,紅色文化的精神形態是我們黨在領導工人階級在革命、建設及改革過程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傳統及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支撐國企改革發展不竭的精神動力。例如革命年代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也包括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及載人航天精神等。

            3.制度形態。文化的制度形態是文化的“維”,具體包括工作準則、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等,是生產過程中各種社會關系的綜合體現。對于國有企業而言,紅色文化的制度形態主要包括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形成的方針、路線、政策、理論及制度等,主要體現在企業的各項政策法規和相關文獻中。例如60年代的“鞍鋼憲法”,實行“兩參一改三結合”制度,即工人參加管理,干部參加勞動,對不合理的規章制度進行改革,工人、領導干部和技術員的三結合,該制度可以有效促進國企的民主化管理,曾被當作典型在工業戰線全面推廣。

            (三)紅色文化在國企的精神品格

            雖然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豐富,但其愛國主義、共產主義、集體主義的主色調不會變。除了這些主色調外,紅色文化在國企還有特定的精神品格和價值取向。

            1.思想堅定、立場鮮明。國企工人懷著對祖國的熱愛,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立場鮮明,堅定不移走馬克思主義路線,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自覺遵守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與黨中央在政治、思想和行動上保持同一步調。例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投身于五卅運動、省港大罷工及抗日救亡、解放戰爭等反帝反封建斗爭,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赫赫戰功,蘇兆征、顧正紅等典型代表人物的事跡也廣為人知。

            2.頑強拼搏、樂于奉獻。國企工人愛崗盡責、毅力堅韌、頑強拼搏、樂于奉獻,為企業分憂解難,在大我中實現小我,體現出工人階級大公無私、樂于奉獻的高尚品格。例如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國企工人在黨的領導下,投身于國民經濟恢復建設,自覺參與勞動競賽,為我國國民體系和工業體系的構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例如鐵人王進喜、孟泰就是這段時期涌現的知名人物。

            3.考慮全局、紀律嚴明。國企工人胸懷大局、團結協作、合作奮斗,具有強烈的集體意識和大局意識,能妥善處理好個人、集體及國家間的利益關系,考慮全局、紀律嚴明,彰顯了工人階級嚴密的紀律性、組織性。例如,在深化國企改革時,正是因為國企工人識大體、顧大局,舍小為大,才使得社會利益關系格局得以科學調整,正是因為國企工人舍身保全集體利益的決心,才保證了國企改革事業的順利推進。

            4.守正創新、開拓進取。國企工人敢為人先、開拓進取,具有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具有崇高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學思并行,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和實踐技能來迎接各種挑戰,遇到困難迎難而上,彰顯了工人階級守正創新、開拓進取的秉性。例如,國企工人在改革開放初期立足本職工作,恪盡職守,守正創新,開拓進取,投身革命建設,推動國企改革,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改革中迸發出強勁的生命力,這段時間涌現出的代表人物包括許振超、包起帆、徐虎和王洪軍等。

            三、如何讓紅色文化為國企建設鑄能賦魂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诩t色文化開展國企的黨建工作,就是要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斷繼承和弘揚革命先輩在革命、建設及改革過程中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以此激勵國企干部員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為人先,艱苦奮斗。然而,是否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否能在實踐中不斷豐富教育的形式和內容,是紅色文化能否在國企黨建工作中傳承與升華的關鍵。

            (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黨的領導、黨的建設是國企的“根”和“魂”,是做優做大國企的根本保證[4]。要堅持黨的領導,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牢記總書記囑托,承擔起國企在新時代下的“六個重要力量”,最重要的是要服從黨組織的領導,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工人階級的主力軍作用。在國企紅色文化資源的利用中,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跟黨走,積極引導廣大國企干部員工繼承和發揚紅色基因,加強知黨恩、報黨恩的深厚情感。

            (二)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持理論武裝同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引導黨員、干部不斷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信仰如光,可以照亮前行的路。理想信念教育是國企黨建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只有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才會行得更穩,走得更遠。從革命戰爭年代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鐵人精神、紅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再到今天的脫貧攻堅精神、探月精神等,紅色文化中的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熠熠生輝。國企在開展黨建教育時,要挖掘好紅色文化這個資源,重視干部員工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用堅定的理想信念組裝干部員工的頭腦,讓廣大國企干部員工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

            (三)以服務生產經營為抓手

            國企是廣大國企干部員工創造社會價值的地方,因而國企的黨建應該為生產經營服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因此,在利用紅色文化開展國企的黨政教育時,要從國企的生產經營實際出發,傳承和發揚紅色文化。國企憑借其豐厚的物質和文化資源,在生產經營中具有絕對的優勢,尤其在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城市公共服務、通信、金融等各領域,從該層面上看,國企的發展和革命先輩的艱苦奮斗是承前啟后的,國企只有做好了生產經營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因此,國企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要時刻圍繞生產經營,不能舍本逐末。

            (四)要不斷創新工作方法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不斷創新黨建的工作方法,要在黨建工作中時常有最新的時代元素。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承和發揚可以搭載互聯網的東風,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展現,如借助微信公眾號宣傳紅色經典故事,利用短視頻平臺制作紅色遺址和古跡的宣傳視頻或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培訓活動等。例如遵義紅色文化培訓中心逐步建立了規范、完善的培訓體系,以上一堂專題黨課、參觀一棟會址樓、瞻仰一次紅軍烈士陵園等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紅色文化培訓[5]。通過在國企黨員干部群體中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教育活動,以此激發正能量,凝聚廣大干部員工為了國企的改革發展做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只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在邁向“第二個百年”的新時代征程上,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需不斷注入紅色文化,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

            【參考文獻】

            [1] 徐耀強. 永葆國企紅色品格[J]. 企業文明, 2018(3):3.

            [2] 湯志軍.國有企業傳承紅色基因必要性研究[J].當代工人,2021(01):93-94.

            [3] 趙欣.讓紅色資源“活”起來[J].企業文明,2021(03):1.

            [4] 閆玉清,王濤,羅洪新,劉潤為,孟凡馳,李文閣,徐耀強,朱繼東.紅色文化:國企黨建的精神支柱[J].紅旗文稿,2016(20):29-33.

            [5] 徐春燕.讓紅色文化流行起來——遵義紅色文化培訓中心致力傳承紅色文化[J].當代貴州,2018(30):55.

            作者:廣州市交通運輸研究院有限公司 劉兢夫


            (編輯: 黨小麗)

            返回首頁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